临沂市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 页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机关建设 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 深化改革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联系我们
  服务指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旧动能转换 >> 正文

上一条:我省以发展农业“新六产”为增长点 激发现代农业新活力 下一条:山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河东区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目标及建议
发布:     点击      更新时间:2017-06-29     

 

按:经济发展,是一个动能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当前我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传统动能进入深刻调整期,增长动力不足,新动能成长性好,但经济体量小,持续快速增长的格局初步显现,但难以弥补传统动能的损失,因而经济增速呈现持续收窄态势。

为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全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本文在对全区新旧动能背景意义、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目标、措施建议。通过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新旧动能平稳转换,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一、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以及省、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

200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山东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重点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希望山东在保持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上继续挑大梁、在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上继续勇攻坚、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上始终作表率。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来山东视察,省委、省政府专题汇报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情况。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评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培育新动能的要求,争取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是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科学判断。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也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变。建区以来,我区经济增速也经历了从高速向中高速的转变,2000年-2014年,我区经济快速增长,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15年,GDP增长率下滑到8.9%,2016年GDP增长率仅为6.5%。由此我区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开始由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向年均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过渡。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是实现我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路径

二、我区新旧动能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从需求端看,“三驾马车”亟需启动新引擎

多年来,投资始终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危机爆发之后,在政府实施“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大幅增加投资的背景下,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5%,但是从2010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年下滑,2015年下降至14.7%。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去产能、去库存不断推进的情况下,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建区以来的最低值-7.6%。消费逐年上升,但增速持续下滑。2011年-201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70.2亿元、90亿元、102.1亿元、114.5亿元、148.5亿元,增速分别为19%、15.8%、13.7%、13.6%、11.3%、11.1%。净出口保持低水平徘徊。2016年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7.2亿元,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低于全国18.1个、全省8.4个百分点。

发展新常态下,河东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逐步转向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平衡拉动。河东投资这台“发动机”还没有开足马力,临沂“北上东进”战略机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等挖潜空间很大,2017年确定的100个区级重点项目,截至5月,开工建设72个,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2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6个,累计完成投资43.8亿元,有效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推力。河东人口59.7,城乡居民收入增势好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8元,商贸物流发达,城镇化进程推进快,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潜力还很大,基础性作用会进一步凸显。随着“一带一路”、商城国际化等新渠道的快速推进,进出口贸易将得到全面提升

(二)从供给端来看,经济增长原动力面临转换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河东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但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回报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率逐步下降,过去以投资拉动和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模式难以为继,这也是当前我区经济处于下行趋势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以廉价劳动力、资本过度积累和环境掠夺式为代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以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驱动的集约增长方式,才能不断挖掘和发挥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河东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工程试点区。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3%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74件提高到1.53件。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工作,累计获批国家级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3家,省级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0家,市级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33家,为提升河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5万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稳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1.6%,落后全省2.2个百分点。虽然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科技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仍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从三次产业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建区以来,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份额逐渐下降,制造业份额保持较高水平,服务业份额逐渐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向好。1995年,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3:45:25.7,呈现“二一三”的产业格局。1997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23.7:47.8:28.5,呈现“二三一”的稳定格局。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7:47.2:46.1。工业经济转型加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兴起,工业在壮大总量、优化结构中的主导作用较为突出。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区市场交易额达到593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50亿元。奥华温泉、立晨生态园、凤凰欢乐世界等一批景区建成开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健康养老、航空服务、总部经济、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楼宇经济10 个现代服务业产业加快振兴。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截止2016年,培育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8个、区域品牌4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农业+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兴起,现代农业的基础作用将进一步拓展。

(四)从支柱产业看,主导产业面临优化提升

加快推动支柱产业优化提升,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主战场。“九五”期间,我区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十五”期间,形成了以五金铸造、新型建材、脱水食品、纺织服装、轻工工艺等为主,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优势的工业体系。“十一五”期间,着力培植壮大食品、五金铸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轻工工艺五大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金机械、食品加工、轻工工艺、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按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的测算标准,2016年我区支柱产业为食品加工(36.2%)、五金机械制造(20%)、家具装饰建材(12.6%),3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8.8%。结合中国制造2025、“工业3·80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我区大力实施六大产业培育提升工程,着力优化提升五金机械、食品加工、家具装饰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步,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不断释放经济潜能。

(五)从城乡协调看,经济发展空间载体面临拓展

河东区立足区位优势,以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2平方公里扩大到30.5平方公里。2014年以来,全区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2016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9.02%,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区。统筹推进“强镇富民”工程和专业镇建设,各镇街特色化发展,九曲街道综合实力跃居全市镇街综合排名第三名,郑旺镇被列为国家级示范镇,汤头街道被列为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汤头街道、汤河镇上榜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汤泉区获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乡社区39个、美丽村居57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大交通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临沂机场加速改扩建,陶然路、南京路两座沂河大桥实现通车,长深高速及河东连接线建成通车,中环东线北线全线开工,北京东路改建工程全面铺开,城区“三环”道路骨架加快闭合联通,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目前,河东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重点镇(示范镇)为重点,一般城镇为支撑的城镇建设网络体系,村镇功能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新型城镇化将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幅拓展我区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创新空间等。

(六)从机制体制看,政府管理服务模式面临创新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实行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取消行政权力事项60项,全面取消非行政审批事项,初步建立“四清单、一平台”权力运行体系。建成运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区级行政审批事项提速50%。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初步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制体制环境。

以上述特征为代表的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使我区经济增长基础不断夯实,但增长动能的转换总体上还未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引领和支撑经济的拐点,这种拐点目前只是在少数地区、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未来,随着经济动能转换的进一步深入,新动能在支撑增长、带动就业、促进转型等方面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领会好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工作的指示要求,落实好省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一三五”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八八举措”,深入实施“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突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互促,培育壮大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共进,加快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四、加快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培育“四新”经济,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动能转化,“四新”经济培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落实到企业载体上,落实到开放招商上。明确招商重点和方向。立足河东发展实际,围绕现有骨干企业、补齐发展短板、五区发展平台、优势支柱产业四大招引重点,紧盯工业转型升级、城镇提质扩容、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重点引进落地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项目;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按照“建链、强链、补链”要求,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引进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发展。加快“四新”企业培育。围绕“四新四化”要求,筛选出我区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且未来能够成为行业领军式的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税费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建品牌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四新四化”项目建设。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根据“四新”“四化”要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心研究、组织筛选提报项目,搞好项目论证,逐步建立完善我区全区新动能“四新四化”重大战略项目库。积极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力度,力争将我区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盘子。突出抓好临沂一带一路出口产品加工产业园、临沂公铁联运物流产业园、临沂市环保产业园、奥正田园综合体、临沂市汤泉旅游度假区医养健康项目、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暨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中科曙光大数据中心、商城改造提升项目、宏艺科技节能新材料项目等一批符合“四新”“四化”的园区、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二)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立足深入挖掘旧动能的新潜力,拓展旧动能的新空间,实现“老树发新枝”;加快构建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3·80升级”分类培育,鼓励支持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工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迈向中高端水平。大力推动五金机械、食品加工、家具装饰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昆宏工具环保锯片、天同食品水果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培植壮大新兴工业。以三丰造粒、中通科技碳酸甘油酯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北汽再循环经济产业园、远通霸尔肯汽车整备中心为重点,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以伯克特医、宏欣医药为重点,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区同建”,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四型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三链重构”,积极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空港”“陆港”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等十大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跨界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等,创造更加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产业新优势,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破解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困境,不断激发创新动力,持续挖掘创新潜力,加快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统筹协调和支持引导,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采取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或技术创新联盟等合作方式,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全力打造“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接力式孵化体系,高标准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平台。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鼓励他们带技术、项目、专利等参与合作或直接创业;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全力打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一流人才环境,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着力做好“三去”文章。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三个工具”,倒逼“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控制商品房增量、加大棚户区改造安置、鼓励农民工等群体进城购房等多种措施助推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加大市场化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化解金融风险。持续降低企业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扎实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中环东线联邦路、北线长春路建设,形成中环闭合联通,完成北京东路改造提升,推动206国道改线、227省道路面大修等工程,打通新东兴路等路段,贯通堤下路,改造提升7条县道,完成137公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推进城区“北上、东进、中改、南优”,拓展东部新城发展框架。扎实推进“五个二十亿”工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水平。

(五)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着力优化协调发展格局

以城镇体系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形成全域城镇化格局,持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以东城新区开发建设为龙头,着力推进城区“北上东进中改南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质,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改造,打造与临沂老城区和北城新区交相辉映的靓丽东部新城。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提升为重点,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实施园区带动工程。把园区作为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推进“一区八园”建设,以经开区北区为主平台,汤头旅游产品加工园、郑旺节能环保产业园等八个镇街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档次。拓展消费增长新空间。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特别要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端鼓励来促进服务消费,培育和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消费热点,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深化年”活动,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改革举措,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EPC、PPP、政府购买服务、发行债券等形式,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全力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融措资金。创新产业发展引导机制。设立新旧动能转换、新型工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三引一促”发展扶持资金,通过制定政策、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投入引导资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加大创业创新力度。创新“放管服”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大化的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使放权放到位,监管上水平,服务能精准。制定服务企业措施,全面清理涉企收费,营造良好的营商、安商、富商环境。

 

Copyright ? 2012 Linyi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临沂市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2 鲁ICP备09051230号 技术支持:临沂阳光科技
邮编:276034 电子邮箱:hdfgj2008@163.com 电话:0539-2932838>